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海口龙华人才之家、海口国际人才之家以及辅安“候鸟”人才工作站的运营负责人,皮进宇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三个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的发展与成长。这些平台通过政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为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成为了人才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的成果。这三个平台,不仅是政企合作的典范,更是我们探索人才服务新路径、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他作为人才服务平台运营负责人,当初选择人才工作,源于我对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深知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希望能够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海南,为自贸港的发展贡献力量。
皮进宇以一名人才工作者的视角,跟我们一起分享他这段服务发展、服务人才的历程。
一、搭建平台,汇聚全球智慧
打造了“人才3+N”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各类人才汇聚、学术互动交流、成果转换运用的人才服务桥梁纽带。通过海口龙华人才之家、海口国际人才之家和辅安“候鸟”人才工作站的协同作用,为人才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了不同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引进和培育人才,推动人才与企业、政策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团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包括外籍院士、海归专家等,他们的到来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多年积累,引进“候鸟”人才超过500人,外籍人才超过200人,其中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占比达 40%以上,还包含 10 多名外籍院士,7 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二、深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皮进宇作为人才服务平台运营负责人,他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并推动这一进程。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和他的团队组织开展了100多次的中外人才交流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超过3000人次。其中包括“喜迎元宵”外国友人体验海口茶话会、海口市外国专家新春联谊会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中外人才之间的了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这样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进步。
在"喜迎元宵"外国友人体验海口茶话会活动中,外国友人们体验包汤圆、猜灯谜,深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同时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增进了友谊。海口市外国专家新春联谊会则是一场汇聚各行业外国专家的盛会,通过座谈、表演等形式,分享在海南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展示多元文化。此外,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和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探讨文化差异与国际合作,为人才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为海南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皮进宇说:“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让文化交流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桥梁,让文化融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海南自贸港将成为一个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三、孵化梦想,助力创新创业
在海南自贸港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每一位心怀梦想的人才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皮进宇和他的团队深谙此理;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开设了多期不同的孵化班,包括3期外籍人才创业孵化班、1期外籍主播孵化班和1期银发人才技能培训班,为那些渴望在海南自贸港这片沃土上实现自己创新创业梦想的人才,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支持。
孵化班的课程设计融合理论与实践,涵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至财务规划,由行业专家亲授,确保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课程让创业者在模拟市场环境中测试商业计划,优化模型。政策解读和市场分析帮助创业者把握导向,洞察趋势。人才之家还重视心态建设,通过辅导和团队活动培养坚韧意志。整合资源,建立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加速项目发展。皮进宇和他的团队深信,通过这些努力,每位人才都能在自贸港实现梦想,开创未来。
四、构建体系,助力人才作用发挥
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皮进宇和他的团队致力于构建人才引进、孵化、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方位体系,推动人才与项目、产业及基地的深度融合。创新性地提出“人才+项目(产业)+基地”模式,成功促进了花青素紫玉米项目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在海口市遵谭镇、东方市天安镇等地建立了紫玉米种植基地,不仅推动了一二产业融合,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为发挥人才作用,同时引导人才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回馈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团队还成立了人才志愿服务团,由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以专业技能和热情投身于社区服务,通过公益讲座、健康义诊和文化下乡等形式,将知识和服务传递给社会各个角落。在教育支持上,请专家型人才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学术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邀请专家为社区儿童举办了1期为期两个月的“闪耀之星”英语兴趣公益行活动和1期“泼墨润童心,起笔向未来”青少年暑期毛笔书法绘画公益活动;在医疗健康领域,与优秀医疗机构合作形成服务联盟,并请医疗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
人才志愿服务团的活动不仅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还让参与的人才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提升。
五、精准服务,提升人才满意度
在人才服务过程中,皮进宇和他的团队十分注重服务的精准和个性化。他们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深入了解每位人才的专业背景、职业需求以及个人发展目标,为人才提供定制化服务,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职业发展,他们都能及时响应,满足人才的各项需求。他们的努力得到了人才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
皮进宇和他的团队深知,人才的满意度不仅来源于服务的及时性,更在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他们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确保从政策咨询到职业发展规划,从技能提升到市场对接,每一个环节都能精准对接人才的实际需求。他们还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对人才的咨询进行快速响应,提供专业、详尽的解答和建议。
皮进宇和团队的努力得到了人才的高度认可,许多人才表示,皮进宇和团队的服务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尊重和重视,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社会的肯定更是对皮进宇和他的团队工作的鼓舞,激励他们不断前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六、拓宽视野,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皮进宇和他的团队深刻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主动拓展国际视野,与全球多个机构和组织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不仅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还积极向世界展示海南自贸港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机遇。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水平,也为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通过国际合作,皮进宇和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球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海南自贸港的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服务。同时,也为国际人才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平台,促进了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
他们坚信,通过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他们能够为海南自贸港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七、媒体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随着一系列创新服务和交流活动的推出,皮进宇和他的团队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更赢得了公众的高度评价。新华社、海南日报、海口日报等国家级和地方媒体纷纷聚焦他们的工作,深入报道了他们的孵化成就和文化交流活动,展现了海南自贸港的开放姿态和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60多次,省市级媒体报道200多次。
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公众对于他们举办的“喜迎元宵”外国友人体验海口茶话会和海口市外国专家新春联谊会等活动反响热烈,积极分享活动体验和感受,活动被中国新闻网报道后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专家们在活动中的深度交流和文化展示,激发了人们对国际视野下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思考,加深了对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的认识。
此外,外籍人才创业孵化班和主播孵化班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皮进宇和他的团队在促进外籍人才创业和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展示了海南对国际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也为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和舆论推动。
八、持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身为一名人才工作者,皮进宇和团队深知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他们坚信只有通过持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满足人才服务工作的需求。他们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工作交流,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反思和总结,以实现再次超越;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才的需求,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皮进宇深知,个人的一小步,是团队乃至整个人才服务体系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因此,皮进宇个人不仅自我提升,还鼓励和引导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形成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服务团队。在服务人才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与这个伟大时代同行,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皮进宇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秉承“人才优先”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渠道,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海南自贸港将成为全球人才的汇聚之地,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文/陈必勋)
责任编辑:陈必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