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科技赋能创变 长短剧共融共生

——2025首都视听春交会启幕 探索产业升级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4-25 11:22: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启动仪式

4月24日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主办,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今日在北京郎园Station中央车站盛大开幕。本届以“合见未来·光启新篇”为主题,汇聚行业主管部门、学界专家、平台代表及一线创作者,共同探讨内容创新与产业变革路径。

 

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活动现场

开幕亮点:生态共建与机构革新

 

首都视听产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张平主持开幕式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讲话

开幕式上,首都视听产业协会会长刘燕铭强调:“技术是手段,文化是根本。唯有增强原创力、文化力与国际传播力,才能赢得未来。”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张苏则呼吁创作者坚持匠心传承,推动视听科技赋能发展。  

 

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揭牌仪式

 

首都视听产业协会增补副会长、调整监事长

活动现场公布了协会增补副会长及调整监事长名单,腾讯视频、抖音、优酷等平台高管与影视企业代表加入,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首都视听产业协会视听科技发展委员会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技术赋能产业进入新阶段。

产业论坛:长短剧共生与精品化突围

以“剧势焕新,共生共长”为主题的产业发展论坛上,行业大咖共议变革趋势: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首视协创作规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京盛讲话

长短剧互补:中广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长剧通过节奏提速、叙事革新与短剧“互融互学”,形成良性市场格局 ,他从产业形态上分析了长剧之短与短剧之长,长剧短剧之间既可以互融节目形态,也可以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动互学。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首视协视听科技发展委员会主任邱章红讲话

技术赋能创作:北京大学教授邱章红提出,AI技术助力短剧出海解决跨语境叙事难题,如灵狐剧本平台实现智能化创作与合规审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讲话

精品化路径: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强调,系统性变革推动精品生产,需结合先进技术重构创作逻辑。

内容创新:从IP深耕到科技融合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分享IP深度开发经验

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指出,剧集正加速向“长中短共生”转型,需通过叙事基因交融重塑生命力。完美世界曾映雪提出“长剧深耕、短剧精作”策略,长信传媒郭靖宇则以《唐朝诡事录》为例,分享IP深度开发经验。  

 

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发言

爱奇艺副总裁王兆楠强调“抵达人性真实”的创作理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徐萌则以《我是刑警》复盘爆款方法论,认为作品需经得起舆论场考验。

行业前沿:文旅融合与全球传播

北京市文联首次亮相春交会,设置“艺韵京华”展区,展出茅盾文学奖作品、非遗物件及《中轴线非遗文化视频》等,推动传统文化影视化转化。华策影视携《太平年》《国色芳华》等剧参展,展现历史与抗战题材的创新表达。  

君和传媒CEO李军表示,AI与文旅融合将推动“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如《觉醒年代》《去有风的地方》的成功案例。

未来展望: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

本届春交会将持续至4月26日,涵盖500余部线上线下剧目,举办四场论坛及“视听荣耀之夜”推优活动,聚焦AI、微短剧、科技前沿等议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技术迭代与市场变革交织的当下,2025首都视听春交会以开放姿态拥抱创新,推动影视行业迈向“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的新篇章。(文/陈必勋)

责任编辑:陈必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